我在非洲闯出一片天

在非洲建立高就业率的职业学校,推动医疗诊所的人竟是一位从小成绩吊车尾的人,在上帝美丽的剧本中,他的无限潜能被发挥,在非洲闯出一片天,成为优秀创业家。

0:47 Chapter 1:童年经历与梦想:积财宝在天上的志向
小时候,住在美丽的山腰社区,白天景色迷人,但也充满了各种动物。 五岁时的某天晚上,我必须在黑暗中独自走路回家,心中充满恐惧,只能唱歌壮胆。 突然,感觉内心有声音跟我对话,这是我第一次与上帝真实互动,对话中,消解了我内心的恐惧。
自从那天开始,我感觉到与永恒的联系,也开始了我想成为牧师、传福音之路的奇妙开端。 有别于一般亚裔家庭的教育,我父亲强调身心健康的重要性,注重饮食、运动和信仰,因此我没有学业压力。父亲曾想成为医疗宣教士,并且努力攻读医学,但最终因为色盲而未能实现,这让我也想成为医生,然而:我的成绩却非常糟糕。
在11岁时,受到儿童主日学老师的启发,我开始想做上帝喜悦的事情,于是便萌生了成为牧师的梦想,我的父亲家人都非常支持,甚至远在美国的爷爷奶奶。

6:17 Chapter 2:爱的压力
我的叔叔移民美国后帮爷爷奶奶办理了移民手续,之后我和妹妹在16岁时也移民到了美国。 刚开始,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很开心,但由于缺乏生活默契,产生了极大的压力。 例如有一次吃晚餐时,我吃了三根鸡腿,想拿第四根却感受到了压力,担心会让爷爷奶奶觉得我没有家教。 又有一次,打电话回台湾时被爷爷奶奶误会不喜欢跟他们住。 回想起来,我们都承受了很大的压力,但都是出于善意。
被韩国同学邀请参加他们的祷告会,在祷告时情不自禁地吼出来,向上帝倾诉痛苦。 突然感受到一种温暖力量,看到爷爷奶奶辛劳的身影,心生感激,为他们祈祷。 那晚,我的压力得以释放,与爷爷奶奶的关系也奇迹般好转,尽管后来他们搬去了养老院,但我们的关系依然亲密。

10:17 Chapter 3:凿生命的井
当我来到美国时,语言不通,总觉的自己是次等公民。 但在一次聚会上,一位代祷者为我祷告,说他看到有一排人在等着我为他们祈祷,当时我不明白。 读神学院有段时间生活并不顺利,心情沮丧。 在一次的祷告会上,一位牧师对我说他看到我的心被钻头凿,他告诉我,上帝正在凿一口水井,现在尽管痛苦,但以后将帮助许多人。 后来这些异像都在我非洲宣教时期实现了。

12:16 Chapter 4:从对华人传福音到向万民宣教
从18岁起,我开始于传福音,但由于英文能力不佳和自卑感,我只专注于传福音给华人。 但上帝要我传福音给万民,我向上帝诉说自己的不足,经过三个月的挣扎后,我选择相信上帝的呼召。
生命河灵粮堂自2000年起开始西非多哥的宣教,有一次要举办青年特会,刘彤牧师问我愿不愿意去担任讲员,那开启我的非洲宣教之旅,与多哥的 牧师一起筑梦,有一天多哥能自给自足。 我的家庭是因为宣教士才信主的,现在我也希望能成为别人的祝福。

19:13 Chapter 5:在非洲”多哥”的筑梦旅程
2008年后,我开始思考如何与非洲人合作帮助他们实现自给自足,其实非洲人非常重视教育,但由于资讯分享的不足,就算是受了高等教育找工作也不容易。 在当地有种说法:只要掌握三种技能,电脑、外语和驾照,就百分之百能找到工作,但却没有合适管道找到人来教。
于是2008年开始,我与Francois弟兄创立了Africa Career Training School(ACTS),提供职业训练。 目前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85%,多国的教育部长表示若全多哥都采用这样的理念,20年失业率将大幅下降。 自2014年以来,已有600多名学生毕业,大部分人都找到工作或创业,改变了这些年轻人和他们家庭的未来。 2023年,有120名学生毕业,我们在多哥可以容纳最多人的国家会议厅举办毕业典礼,共有2700人参加。 我也有机会在全国电视台和朋友面前分享上帝对我们的美好计划,就像当时宣教士给我们家族的祝福,相信这些福音的种子将改变一个又一个家庭的未来。

24:02 Chapter 6:医疗宣教梦想的破灭与成就
在我们准备医疗短宣要出发的前三天,收到多哥卫生署拒绝的消息。 我们决定仍前往寻找被拒绝的原因,于是拜访了多哥卫生署高官Mr.Koffi,与他分享我们在非洲建立了20个教会以及职业学校后,都是由非洲当地人自己管理。 他听到这些后就欣然同意签发许可证,之后我们建立了诊所,并在村庄设立健康小站。 不可思议当初我父亲的医疗短宣梦想破灭,现在神却借着成绩不好的儿子在他七十岁时成就了。 上帝的计划总是出乎意料的,但更美好

28:54 结语:在神里面的无限潜能创业家
大学毕业后直接去读神学院,没有职场工作经验,但如今却成为社会企业家,我发现关键在于是否看到了上帝眼中的需要,并愿意成为解决问题的一部分。 重新聚焦到上帝的视角上,上帝会发展你无限的潜能。
我们家三代搬了三个国家,我的奶奶从中国搬到韩国,我的父亲从韩国搬到台湾,然后我从台湾搬到美国。 我们都在转换的过程中。 转换并不容易,但我发现它带来了几件事。 首先,在不舒服中,其实正在被塑造。 其次,当不舒服时,我们才会寻找内心深处的力量和需求。 也许人生中有很多不舒服的时刻,但那也许是我们人生的定义时刻。 如果我们认同这些不舒服,那其实就是一种祝福。 我们要透过这个转变,进入更丰盛的美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