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工程師的理性與感性

Jacky從小就是理性的實用主義者,做事講求效率也追求完美,導致人際關係疏離,尤其是親子間,但有一份愛激發他感性的潛能,原來理性與感性是可以兼備!

1:06 Chapter 1:平順生活中的變數
Jacky的父母是大學教授,從小受他們影響所以有十分理性的思維,對自我的要求也很高,總括用八個字來形容:力爭上游,盡善盡美。長大後從事尖端科技工作,在工作上備受重用,很快就成為中國南方區的總監,公司總部設在紐約,於是搬遷到紐約,之後又移民到加拿大,與妻子育有一女一男,一家四口生活平順且舒適。一段時間後公司將他調到洛杉磯,因幫孩子找幼兒園而有機會接觸信仰,原本喜歡辯論的個性卻在金融風暴中,公司被收購,才深深了解人的渺小和基督的愛,確信上帝真的存在,於是2011年與妻子同時受洗成為基督徒,同一年妻子被診斷出罹患癌症,雖然有苦難,但相信神仍有恩典。
在傳統家庭的思想下,家裡採取男主外,女主內,於是教養孩子的責任都理所當然地落到妻子身上。平時工作非常有效率的Jacky雖然也盡力想成為好父親,想要花時間陪著孩子,但心裡深處又會感覺陪孩子參加活動,是時間的損失,不由自主的會顯出痛苦不耐煩的表情,於是親子關係就格外疏離,縱然內心是疼愛孩子和妻子。

5:59 Chapter 2:我是不稱職的丈夫
妻子因癌症身體狀況一直未見好轉,因此在2015年8月決定返回國內接受治療。2月份,Jacky的父親剛不幸過世,所以Jacky的母親來美,協助照顧年幼的兒子和女兒。然而令人傷痛的是,妻子的身體在治療的過程中出現了意料之外的症狀,包括呼吸困難和心臟因缺氧而停頓,竟在中國不幸離世。在錯愕與難以置信中,Jacky不知該如何對孩子們說,一直到母親帶了孩子抵達中國時,才向孩子們透露母親已經離世。在震驚中,所有人都不知該如何面對這突如其來巨大的打擊。
妻子過世後,Jacky深感自責,打電話給妻子的導師傷痛哭泣,認為自己帶妻子回國治療卻未能將她安全地帶回美國,是個失敗、不稱職的丈夫,儘管導師不斷安慰,但Jacky還是無法原諒自己,內心深處總是自我定罪。經多年的學習、導師的引導和個人禱告與神親近中,他逐漸找到希望。他發現在哭泣時聆聽福音詩歌,其中所蘊含的聖經經文,上帝話語的力量,透過詩歌進入他的內心。後來他逐漸明白要接納自己的情緒,儘管當下感到失敗,儘管還是走不出傷痛,但慢慢地有一天我們會被神的愛觸摸,會看到希望。透過導師的教導,Jacky開始明白,身為一個理工男,他同樣可以有情緒,是上帝所愛的兒子。他學會了不必在親近的人面前隱藏情感,尤其是在自己的兒子和女兒面前也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,流露真實的情感,無需有任何掩飾。這一點對Jacky來說有很大的幫助,使他看到作為一個父親在孩子面前是可以表達感情,也向孩子們傳達了在父親面前哭泣是被允許的,讓他們知道父親也有悲傷,他深愛著他們的媽媽,而非冷血無情。這樣做並非只為發洩情感,而是將受傷的人的情緒讓上帝看見。感謝這條路上的同伴,尤其是邱弟兄等人的陪伴,沒有以鄙視和不接納的眼光看待,在上帝的愛中,找到了同伴的接納,也學會了接納自己。

10:11 Chapter 3:深淵中的曙光
女兒、兒子在年幼時就失去媽媽的經歷,對他們來說是巨大的傷痛,他們不知該如何處理也不會表達,Jacky也不清楚他們是如何處理這種痛苦。對Jacky來說,本身要應付這樣的傷痛也是十分困難。過去家裡有兩個一同承擔,突然間變成他一個人要去面對,而他自己也正處於人生的一個巨大悲傷中,就像掉進一個深淵,沒有力量再站起來,感到極度無助,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困境。
對Jacky而言,孩子們心靈上的傷痛和自身的轉變形成了雙重的困境。信主後到妻子離世前的幾年,夫妻倆的感情生活,比之前十幾年的婚姻中更好更幸福,所以當妻子去世後對Jacky的打擊就更強烈。期間Jacky有機會結識了真愛家庭協會的導師,激發了他對教育領導力的興趣,於是決定攻讀領導力碩士,在全職的工作下,花了七年的時間才畢業。真愛協會是上帝在Jacky生命中放下的一大祝福,在他最困難的時候給予陪伴和幫助。邱弟兄和真愛家庭協會的導師們讓他了解,他並不孤單,透過自己的經歷,能夠成為他人的幫助。這種溫暖使他漸漸看見生命中的光芒與力量。儘管在低谷中要完全走出來仍然是一個困難的過程,但在任何時刻你依然可以看到盼望。

13:27 Chapter 4:角色轉變
孩子持續參加青少年團契,但卻無法在團體中得到幫助,因為是單親家庭,有許多困境是旁人無法體會的,於是蘇文隆牧師建議由Jacky自己來牧養他的孩子。從那天開始,Jacky就開始學習如何由一個父親轉變成牧者的角色。這對他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變。Jacky指出無論是單親還是雙親,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擁有盼望,也讓孩子有盼望。在APU學教育領導力後,Jacky的收穫很大,尤其當他面臨和兒女關係挫折時,他用學到的方式與孩子互動。這些技巧讓他能更貼近孩子的想法,也能以同理心去聆聽和處理問題,而不再只是給指令,讓孩子們看到原來爸爸也可以這樣溝通。
為了增進與孩子的相處,2019年Jacky帶著兩個孩子參加全球青少年AI大賽,兩個孩子分別在他們的年齡組都獲得冠軍。當時Jacky並未接觸過AI,他只是一位雲端高級架構師。但上帝派來兩位大學研究所畢業的學生,專業正好是人工智能。這兩位學生找到Jacky請他輔導找工作,於是Jacky提議請他們來教導他的孩子參加比賽。之後兩位畢業生都成功地找到了工作,而兩個的孩子也獲得了比賽冠軍。這就是聖經上所寫的”萬事互相效力,叫愛神之人的益處”。

18:09 Chapter 5:新目標
在獨自教養孩子及學習教育領導力的過程中,Jacky逐漸了解青少年孩子們的需要,於是開始帶領培養這些孩子,讓他們可以在教會中被肯定,被認同。現在他的兩個孩子都進入大學,於是他新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在AI方面的知識和基本的領導素養並與教會連結。事工主要透過網上培訓,教練都是在大公司擁有高職位的人才,他們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成為義工,培訓初、高中和大學生。這個事工讓學生透過遊戲來體驗AI,以引發他們的興趣,並在回家後繼續深入學習,並加以輔導讓他們願意走入教會。

19:13 結語:失敗中有盼望的力量
以前Jacky不相信傷痛會帶來歡笑,也不明白人可以又哭又笑,後來明白上帝引導基督徒的方式不僅僅是透過成功、祝福和美滿,也可以有其他方式。儘管沒有人願意經歷苦痛,但如果恰好處於這種狀態中,可以從他人的經歷中找到榜樣,並看到上帝賜予的機會。Jacky通過觀察邱弟兄在苦痛中的堅持,激發了自己,希望有朝一日也能扮演類似的角色,於是成立成長讀書會。在帶領青少年時,他不再只強調美好的一面,而是謙虛地承認教練和老師也會失敗也會痛苦。但在任何時間都要看見盼望,在失敗中有盼望的力量,讓學生能夠在挫折中的成長,因此他的教導不僅僅是對成功和比賽成績的追求,更注重對孩子的關心,這種愛和關懷是事工的核心價值觀。

#定義時刻 #definingmoments #盼望 #AI工程師 #理性與感性